关于开展“说专业群 说专业 说课程 说课堂”活动的通知
发布时间:2025-04-23 22:26:42 来源: 浏览次数:0
关于开展“说专业群 说专业 说课程 说课堂”活动的通知
各二级学院、马克思主义学院:
为促进学院“双高”建设工作,推进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,拓展专业群组群逻辑和建设思路,提高教育教学创新团队专业建设能力水平,推进“三教改革”,搭建各专业间学习与交流的平台,根据学院工作安排,决定开展“说专业群 说专业 说课程 说课堂”活动,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一、指导思想
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,落实两办《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》要求,深化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、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,以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,以深入调研为基础,以深刻反思和充分论证为前提,以教学改革为重点,进一步明晰专业内涵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的理念、目标、任务和举措,深入推进学校高水平专业(群)建设,提升人才培养与教育教学质量。
二、组织形式与要点
(一)二级学院院长(专业群带头人)“说专业群”
1.专业群定位准确,思路清晰,紧贴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规划,围绕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,深入开展产业发展及人才需求调研分析,符合数字经济发展和产业变革需求,能发挥专业群的集聚效应和服务功能,满足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要求,服务产业和市场需求,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的有机衔接。
2.专业组群逻辑清晰,结构合理,能突破单一培养目标,对接各职业岗位对职业能力的需求,适应数智化发展。群内专业组建依存关系清晰,人才培养定位明确,专业间资源共享度高。岗位群涵盖新职业岗位,与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(2022年版)》对接关系明确。
3.课程体系构建思路清晰,措施得力,构建基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;课程建设有各级各类改革立项,成果突出;建有国家级、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。
4.组建高水平、结构化教师创新团队,团队组建有效支撑专业群中专业教师分工协作模块化教学模式,开展三教改革,推动课堂革命。学校和行业、企业相结合的师资建设联动机制,利用社会资源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。
5.搭建产教融合平台,深化与产业园区、行业协会、企业的合作,建设集人才培养、社会培训、技术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产教协同育人平台;对接行业企业需求,育训结合,大力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,并与地方“走出去”企业深度合作,利用集群优势开展国际职业教育服务。
6.建设涵盖专业群的教学设计、教学实施、教学评价的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,解决专业群共性需求,实现优质资源共享,推动专业群教学改革,提高人才培养质量,增强市场和社会服务能力。
(二)专业带头人“说专业”
1.基于数字化、智能化发展,专业设置紧跟数字经济时代行业、产业的变革步伐,对接《职业教育专业目录(2021年)》各专业大类,对接各职业岗位对专业的实际需求;面向区域产业发展,以区域产业结构和人才需求为依据,确定专业定位和专业转型。
2.服务专业升级,适应产业发展,根据专业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的转型与定位,明确人才培养方向;聚焦专业岗位能力培养,将专业知识、专业技能、职业素养培养有机融合,依据职业标准与个体发展需求,明确具体的知识、能力结构和职业素养要求等人才培养规格。
3.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、职业岗位(群)典型工作任务和能力要求,明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路径和方法,各专业课程任务要求及其在课程体系中的定位等。
4.科学构建专业教学模式等;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融入专业课程体系,以恰当方式实现岗课赛证有机融通。
5.梳理现有专业教学条件、实训教学条件及课程资源,根据课程体系建设要求,分析存在问题,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。
6.根据人才培养目标、专业课程体系要求,结合现状,梳理当前教学团队规模、分析存在的问题,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,通过专兼结合、校企联动等方式,组建高水平、结构化专业教学团队,践行三教改革,推动课堂革命改革。
(三)骨干教师“说课程”
1.优化课程教学内容,适应新技术、新产业、新业态对新时代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,将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规范等产业先进元素等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,开发新技术课程或更新课程教学内容,确保教学目标适应岗位要求、教学内容体现主流先进的技术技能。
2.实施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改革,以企业典型工作任务或实际产品为载体,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教学改革,灵活选用项目教学、案例教学、情境教学等教学方式,推动课堂教学革命;围绕核心学习领域、教学内容,组建课程教学团队,开展分工协作的模块化教学;利用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虚拟现实、模拟仿真等,开展空间教学、远程协作、实时互动、移动学习等信息化教学模式创新,提升教学效果。
3.完善课程教学资源,适应“互联网+教育”发展需求和线上线下结合教学要求,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情况及时动态更新教学资源,建成优质在线开放课程,建设新型活页式、工作式手册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,推进虚拟工厂等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应用。
4.推行课程思政,发挥专业课程的思政功能,把课内课外、线上线下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起来,凝练专业(群)精神、深入挖掘专业(群)职业素养的核心要素与内涵并落实到课程教学中;引导专业教师主动寻求将思政思想融入专业课堂的方式方法,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的有机统一。
(四)青年教师“说课堂”
1.完善教学设计,对接职业标准(规范),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实施性课程标准,选取教学内容,进行学情分析,确定教学目标,优化教学过程,合理运用技术、方法和资源等组织课堂教学,进行教学考核与评价,做出教学反思与诊改。
2.注重教学实效,基于真实工作任务、项目及工作流程、过程等,突出教学重难点的解决方法,关注教学全过程的信息采集,并根据反映出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。适应“互联网+教育”发展需求,推进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虚拟仿真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,创新教学方式方法、学习支持环境、服务供给模式,实现因材施教,为个性化学习提供支撑。
3.加强课程思政,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,深化教师、教材、教法改革,落实课程思政有关要求,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的有机统一;加强劳动教育,弘扬劳动精神,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、尊重劳动;引导和培养学生注重坚守专业精神、职业精神、工匠精神。
三、活动安排
“四说”活动计划时间为2025年5月—2026年12月,初步安排如下:
2025年5月—12月:2个专业群(电子信息技术、智能制造)、2个专业(大数据学院、文化艺术与旅游学院各推选1个)、2门课程(汽车工程学院、财经商贸学院各推选1门)、2个课堂(电子与自动化学院、应急管理学院各推选1个)。
2026年1月—6月:2个专业群(新能源汽车、文化旅游)、2个专业(财经商贸学院、应急管理学院各推选1个)、2门课程(大数据学院、电子与自动化学院各推选1门)、2个课堂(智能制造学院、文化艺术与旅游各推选1个)。
2026年9月—12月:覆盖所有专业和教师。
四、工作要求
1.各教学部门应将本次活动视为全体教师进行专业培训的一次机会,将专业建设经验总结和教学创新团队教学能力提升等有机融入。为切实提高活动质量和实效,各二级教学部门应积极邀请本专业(群)、标杆院校相应专业(群)专家进行点评和指导。
2.教务处牵头组织开展全校性教研活动,通过示范性展示与交流活动,引领和带动全面开展。
3.为提高活动的严肃性,本次“说专业群 说专业 说课程 说课堂”均须提交案例材料,并在开展活动时制作PPT汇报。活动结束后,各教学部门将所有案例材料、活动安排、活动总结等材料汇编成册,于2026年12月30日前报教务处,文件以《XXXX学院“说专业群 说专业 说课程 说课堂”材料汇编》命名,制作页码和目录。
4.各教学部门要做好“说专业群 说专业 说课程 说课堂”的整体安排,并将部门活动整体安排于5月10日前报教务处教学运行科备案,教务处将适时安排人员现场检查。
附件:“说专业群 说专业 说课程 说课堂”活动整体安排(模板)
教务处
2025年4月23日